首页 > > 时事评论

老油條:讀邱仁士「我的中國夢」(二)

2024年05月12日 23:25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字体:↑大 ↓小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4年05月12日 23:25

  儘管咱們是一群套成外籍嫁到娘家被拋棄的女兒,但終究始終還是帶著一顆滴血淋漓的中國心,期盼兩岸娘家的父母親能本著初哀拋棄前嫌,言歸於好相聚擁抱在中華民族大義的溫情中。用炎黃子孫與生俱來的智慧重新譜寫出一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篇章⋯⋯

  據一些內幕消息,從中國共產黨開始在大陸執政開始,中共高層領導人就一直惦記著解放台灣的問題。指望能有第三次的國合作,尋找出一條以和平統一祖國的方式和途徑。1956年7月1日一位名為曹聚仁的人,代表蔣介石從香港飛到北京與中共秘密接觸,曹聚仁先生也與台北方面多次秘密聯繫,到了1965年夏天,經過幾次商談,國共雙方同意六項條件:

  第一:蔣介石偕同舊部回到大陸,可以定居在浙江省以外的任何一個省區,仍任國民黨總裁。

  第二:蔣經國擔任台灣省省長,台灣除交出外交與軍事,其他完全由台灣省政府全權處理,以20年為期,期滿再行洽商。

  第三:台灣不得接收美國任何軍事與經濟援助,財政有困難,由北京照美國支援數額照發補助。

  第四:台灣海、空軍併入北京控制,陸軍編為4個師,其中一個師在廈門,金門地區,3個師在台灣。

  第五:廈門與金門合並為一個自由市,作為北京與台北間的緩沖與聯絡地區,該市市長由駐軍師長兼任,此一師長由台北徵求北京同意任命,其資格應為陸軍中將,政治上為北京所能接受的。

  第六:台灣現任文武百官官階,待遇照舊不變,人民生活保證只可提高,不准降低。

  非常不幸,是兩岸統一的宿命,還是命運的造化故意弄人。1966年夏,由於文化大革命突然爆發,蔣家父子見到大陸動亂來了,反攻大陸的機會來了,立刻改變了主意,同意中國統一的談判因此中斷泡湯⋯⋯

  1993年4月27-28日,中共再次尋求第三次國共合作,在新加坡舉行了汪辜負會談,成為通往國共兩黨談判的前奏。此次會談是海峽兩岸授權於民間組織最高負責人之間的會談,標誌著海峽兩岸發展關係邁出了歷史性重要的一步。本來海峽兩岸的關係趨緩和,中華民族走向統一有了新的希望。實現國共第三次合作,共同完成中國領土完全統一是兩岸人民共同的願望。可是非常悲哀的是那周、鄧小平皆撤手離世⋯⋯

  蔣經國離世後,接手政權者是位日裔台灣人,主張台灣獨立的李登輝,是妄圖分裂中國,製造兩個中國和一中一台的兩國論。到馬英九執政時,沒有反對李登輝也沒將去中國化的教科書重新改回來,馬英九當政時沒有讓台灣回歸大陸,完成兩岸統一大業,失去成為歷史千古留芳的一代俊傑。馬英九執政時期主張三不,不武、不統、不獨的三不施政方針。究其實,馬英九與李登輝走的是同一條台獨路線,即是實惠的台獨路線,只是方式不同,中共不動武,他就不會喊台獨。有這個前提他可專心經營台灣,攝取並享受大陸給台灣各種經濟優惠待遇。甚至大陸承諾給台灣有國際經貿空間的鬆綁機會⋯⋯

  即便直到今天的馬英九都還是一種假惺惺作態演戲給大陸人看,只是在表演一出拖延兩岸統一的醜戲,若大陸想以“和平方式”拿回台灣的可能性,確已成為是一椿“天方夜譚”的故事,因為結下這場國共恩恩怨怨的風雲人物早已一個個走進歷史,今天根本沒有一位主張台獨日裔的台灣人,願意讓台灣以和平方式回歸到中國,這就是一些大陸人一直被蒙蔽在天真鼓裡的悲哀,那些人總一直無法在麻痺自己夢境的春夢中徹底甦醒過來⋯⋯(完)

  稿於2024年四月廿二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