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时事评论

鍾藝:人死後仍能得生

2024年04月26日 22:39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字体:↑大 ↓小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4年04月26日 22:39

  本文的標題引自《聖經》。

  “人死後”真的“仍能得生”嗎?

  這得看閣下怎樣去理解。

  放大視覺,拿“中華文化”為例。至今,中國海峽兩岸三地以及海外華校的莘莘學子依舊誦讀者“楚辭”,“唐詩”,“宋詞”,“明、清小說”;而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蘇軾、陸游、辛棄疾、秦觀、李清照、羅貫中、施耐庵、吳承恩、曹雪芹等人的芳名,流傳千古。為當今的大眾所熟知。從文化的層面來看,是個傳承的問題。從哲學的方面來講,卻是個“精神永存”的問題。這些人的肉體雖然早已消失,但是,他們的精神卻永遠照耀著“後來人”,那就是“得永生”。

  今次,我敢於不自量力地編撰《菲華作家芳名錄》,只有一個目的,即:“立作存照”。

  眾所週知,在菲華社會搞文學創作,是無名利可圖的;既沒有稿費或只有微薄的酬勞,出書完全得自費或自找人贊助,出了書免費送人還得瞧受者是否願意閱讀,說出來真夠“丟人”的。

  文化人包括文人、教師、新聞從業員),成了“浪崩”(貧困)的代名詞。誰也沒把他們瞧在眼裡。閣下不信,不妨看一看一些文化機構在各社團慶典上的席次,一定是偏後的。盡管箇中某些社團長期以來對華社的貢獻巨大,非一般的社團可比。

  有人說:近代的菲華歷史,是一部“血淚史”。其實,不管古今中外,作為外來的“移民”,他們的遭遇通常都是“痛苦的記憶”。

  然而,就是在這種艱辛的環境中,菲華的文化人,不僅要謀生,還披荊斬棘,硬是在“文化沙漠”上開墾出一片綠洲。讓菲華人士在向外來人誇耀財富時,不致於顯得“太銅臭氣”。

  很遺憾,受制於“最少出版過一本書”的限制,《菲華作家芳名錄》只能收集到一百三十多位作家的資料。當然,筆者的能力,也是一個關鍵性問題。

  筆者相信百年來參與寫作的人士有近千人之多,可惜多數人未能留下著作,以致“船過水無痕”。

  例如《名錄》中就漏了一位楊逸萍女士,筆名亦萍、逸萍。祖籍福建省泉州市,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移居馬尼拉。喜愛閱讀旅行,自二0一三年在《世界日報》“小廣場”開闢《海角星語》專欄至今,二0一三年著有《萍蹤飄逸》散文集。

  讓我們共同向這些“不為名、不為利”,堅持在異國他鄉宏揚中華文化的英雄們致予最崇高的敬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