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时事评论

王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絲綢之路項目: 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紐帶

2024年04月23日 23:01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字体:↑大 ↓小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4年04月23日 23:01

  198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啟動了一項引人矚目的項目:“絲綢之路——對話之路綜合研究”。該項目旨在深入探討東西方文化在交流中所產生的複雜互動,並幫助整理歐亞各國豐富的共同遺產。早在宋元時期,泉州與阿拉伯人、波斯人以及歐洲人建立了緊密的文化、精神和貿易聯繫。在該絲綢之路項目研究框架下,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考察隊來到了泉州。他們乘坐阿曼蘇丹的“和平之舟”號,從意大利威尼斯出發,途徑日本大阪,在途中訪問了泉州。

  這次訪問不僅旨在突顯泉州在海上絲綢之路歷史上的重要地位,更旨在傳達各族人民之間的和平信息,這正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絲綢之路——對話之路綜合研究”的最終目標。項目主席瓦迪姆·埃利謝夫對此深有感觸。他指出,在項目中,我們不僅要重視學術可信度,還要將項目發現傳播給大眾。因此,學術會議、展覽、出版物以及媒體報道成為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到1998年“絲綢之路——對話之路綜合研究”項目結束時,“絲綢之路”概念已經在全球獲得了廣泛認可。

  然而,這個新項目一開始,對於“絲綢之路”這一術語和研究方法存在著模糊性。在項目初期的討論中,人們提出了定義“絲綢之路”一詞的必要性,並呼籲設計一種牢固的研究框架。儘管項目開始時存在一些挑戰,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絲綢之路項目取得了長足的進展。

  重點關注海上路線的想法是由印度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顧問委員會代表巴爾·克裡申·塔帕爾在絲綢之路項目的初步討論中提出的。塔帕爾是一位考古學家,曾擔任印度考古調查總局局長。他在1988年5月10日的顧問委員會會議上強調了“區分沿海路線和高海路線的必要性”。作為絲綢之路項目海上方面的一部分,他認為“環境變化需要研究,船舶建造技術、天文學等的進步也需要研究”。塔帕爾還強調了“考古調查和文獻研究的平行重要性”,以及與“規劃陸路的人員密切合作的必要性”。來自塞內加的博士杜杜·迪安當時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跨文化和宗教間對話部門負責人,擔任“絲綢之路——對話之路綜合研究”項目協調員。這種關注海上路線的想法得到了阿曼政府的支持,他們提供了“和平之舟”號游輪,為項目的順利進行提供了保障。

  在“和平之舟”號抵達泉州港之前,考察隊偶然發現了一艘漂浮在海上的泉州漁船,船上的漁民已經被困了八天之久。他們得到了及時的救援,並與家人團聚,這成為了一個感人至深的時刻。隨後,考察隊受到了整個城市的熱烈歡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海上考察隊的到來提高泉州作為宋元時期海洋商貿中心與世界商埠的知名度。這座城市曾是阿拉伯-波斯商人與印度商人在中國聚居的城市。泉州與阿拉伯世界曾有著密切的商貿聯繫。正如迪安博士所說,他畢生最大的願望就是幫泉州再次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與地區再次建立聯繫。

  在過去的幾年裡,我有幸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絲綢之路平台與多次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絲綢之路項目的各國代表們交流,與他們共同致力於保護和推廣泉州及其海上貿易的歷史遺產。在迪安博士與其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的支持下,我完成了《刺桐風華錄—— 泉州與海上絲綢之路》的中英文版,這本書講述了泉州的傳奇故事及其海上貿易的遺產。它喚起了我們對歷史的回憶,並加深了我們對泉州與世界歷史聯繫的理解。

  隨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不懈努力,絲綢之路項目已成為促進跨文化對話和世界和平的重要平台。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新絲綢之路主題研究再次啟動之時,有幸與全球數十位專家合作撰寫系列介紹陸上絲綢之路與海上絲綢之路歷史文化遺產的專著,將於2024年11月26日在法國巴黎發佈。作為鄭和下西洋啟航地的南京,創意城市中心的專家正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合作將該系列叢書翻譯成中文並同步發行。在這個過程中,作為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泉州的故事成為了一部充滿魅力的篇章,激勵著年輕人為世界的和平與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