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时事评论

程紅:千年虎丘探幽

2024年04月17日 22:45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字体:↑大 ↓小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4年04月17日 22:45

  蘇州虎丘風景區門口,眼前微隆的小山包讓我脫口而出“饅頭!”導遊立即說:“不錯,虎丘山形狀確實像個饅頭,確切地說它稱不上山,所以叫丘。”這讓我有了疑問:這小小的山丘,何以成為蘇州的標誌呢?

  虎丘景區的大門並不高大,甚至是很不起眼,但上方懸掛的由世界聞名的建築大師、蘇州人貝聿銘書寫的“吳中第一山”的匾額,拉開了虎丘精彩的序章。

  沿主山道前行,由於山丘低矮,並不感到費力。雖已是初秋,但秋痕未露,樹木濃密,漫山的濃綠深幽延綿,甚是養眼,空氣濕潤溫和,特別舒適怡人,我不由得加深了呼吸。

  當我聽著導遊精彩的講解,跟著導遊的腳步向著虎丘的深處走去時,也漸漸走進了它古老神秘的歷史。我細微地觀察著每一處景物,思緒隨著導遊的聲音、景物的變換,在春秋、東晉、南北朝、唐代、宋朝、清代各個朝代之間不斷轉換。

  這小小的虎丘,彷彿是一個百寶箱,滿山琳琅滿目的珍寶令人讚歎!面積不過100公頃,卻植被茂密,水源富足,歷史悠久,典故眾多,從古至今很多文人墨客在此留下真跡。這些景物像一顆顆熠熠閃光的寶石,鑲嵌在虎丘山上,讓虎丘成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也成為了蘇州的標誌,久負盛名。著名詩人蘇軾曾寫下“到蘇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可見虎丘在蘇州的地位之重。

  虎丘有一處神秘之處,也是讓我對古代人類的智慧深深歎服的地方。在虎丘山崖壁下方有一廣約45米、深約6米的儲水池,形狀狹長,酷似一柄寶劍,故得名“劍池”。雖說劍池是人工建成,但由於歷盡千年滄桑,早已是渾然天成。四壁下方由大小不一的石塊砌成,覆滿了深綠色的青苔及一些不知名的籐類植物,石縫裡斜伸出很多灌木,葉深茂密,與池內幽深的池水相映照,更增加了劍池的幽深莫測。劍池整個外觀看起來似一塊碧玉,鑲嵌於虎丘山上。

  崖左壁有大大的篆文“劍池”二字,字體蒼勁內斂,傳為大書法家王羲之所書;右壁上刻有“風壑雲泉”四字,飄逸瀟灑,是宋代大文學家、書法家米芾的手筆。據記載,劍池下面是吳王闔閭埋葬的地方,水底埋著他收藏的3000把寶劍。傳說秦始皇嬴政、楚霸王項羽、東吳孫權都曾來到劍池,想找到闔閭的墓穴得到他的寶劍,結果都是無果而返。

  聽了故事,站在幽深的劍池邊上,四周上方樹木郁蔥,池內碧水如鏡,頓覺“池暗生寒氣”,劍光水中來。

  1955年,蘇州市政府利用現代化技術手段對劍池進行疏浚開掘,終於發現了墓穴的石門,但因挖開墓穴極有可能導致劍池上方的虎丘塔垮塌,所以至今沒有對池底的闔閭之墓進行探究。所以千古之謎只得半解,劍池在世人面前仍是不解之謎。

  虎丘十八景當中,首屈一指的是雲巖寺塔,又名虎丘塔,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古老蘇州的象徵。塔頂中心偏離底層中心2.34米,斜度240’,被稱之“東方比薩斜塔”。塔為七層八面,高47.7米,塔身皆為磚砌,重6000噸。雖然塔身雄偉高大,但結構複雜精緻,塔形優美,每一個細節均為精心設計與施工。屋簷為仿木斗拱,飛簷起翹,讓這座大型之塔有了靈動之氣。塔的每一面都有一扇拱門,塔內的人無論在哪一層、哪一個角度,都能觀賞外面的景色。虎丘塔曾七次遭受兵火的破壞,全塔遍佈傷痕,外牆斑駁,幾乎每塊外露的磚都是殘缺不全,這些灰黑色的磚塊已有千年歷史,每一塊都可以作為虎丘塔的滄桑見證。

  這座造型壯觀優美、古樸俊逸的寺塔,深深地吸引了我。我覺得它的每一塊古磚、每一個簷角、每一扇拱門,都是有靈性的,彷彿在向我訴說千年過往。我繞塔三圈,眼不離塔,就是為了看清塔的每一個細節。我試圖從圍塔的保護鐵欄處擠進去,到塔內一探究竟,無奈像我這麼瘦小的人也無法入內,只得坐於旁邊,默默相對,用心觀察與感受這歷盡滄桑與戰火倖存下來的古老的神奇建築。抬頭,塔頂高聳於藍天下,大片的潔白雲朵籠罩上方,幾棵粗大的香樟樹環繞於塔的四周,濃密的樹冠為塔擋風遮雨,我走上前用自己的雙臂環繞測量樹幹,樹的直徑應當在2.5至3米之間。

  我不可抑制地愛上了虎丘,愛上了這裡的草木,這裡的古跡,這裡的人文,這裡的傳說。我多麼希望自己是吳中人,可以常來這裡享受虎丘醉人的景色,讓浮躁疲憊的心靈暫離喧囂、忙碌,得到這一方清幽之地的滋養與浸潤。

  千年虎丘半日緣!離別時,我頻頻回頭,芳心暗許:此生定當再來虎丘,盡享一日時光與之廝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