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时事评论

王強: 閩南紅磚建築:傳統文化與藝術之美

2024年01月23日 22:52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字体:↑大 ↓小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4年01月23日 22:52

  位於中國的閩南地區,北緯22度以南的沿海地帶,分佈著砂頁岩低丘區。亞熱帶氣候的地理環境賦予這片土地獨特的自然氣息,這裡的厚層沙泥磚紅土源自砂頁岩風化,母岩高度風化,原生礦物充分分解,使得閩南的土壤呈現紅棕色或暗紅棕色,成為中國傳統紅磚建築的寶貴原材料。

  傳統紅磚建築的歷史

  中國傳統民居建築在漫長的歷史中受到地理環境、文化和經濟等多方面的影響,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建築風格。磚作為一種建築材料在中國歷史上有著悠久的應用歷史,但由於技術和材料限制,直到明代,磚才開始大規模用於一般性建築,如民居等。

  中國傳統磚分為青磚和紅磚,而紅磚建築主要集中在閩南沿海地區。閩南紅磚廣泛應用於牆磚、地磚和裝飾磚,其色彩鮮豔、鋪貼形式多樣的特點,使其成為當地建築的獨特標誌。

  材質與加工:智慧與勞動的結晶

  閩南地區的土壤含鐵量較高,磚石焙燒過程中,黏土中的鐵氧化成三氧化鐵,使磚呈現鮮亮的土紅色。這一特色成為紅磚建築的獨到之處,質感樸實,色彩黑紅相間,也因此被親切地稱為“胭脂磚”。

  在製作工藝上,泉州地區的紅磚常使用稻田中的泥土製作磚坯,採用倒煙窯進行燒製。為了保護耕地,建築師通常選擇就地取材,使用泥土進行磚瓦的燒製。在磚瓦裝窯後,先用小火燒去水氣和烘乾,然後再用大火燒,整個過程持續數天。

  建築風格:藝術的表達與文化傳承

  閩南紅磚在建築中的應用形成了多樣化的建築風格。紅磚鋪地在閩南地區十分普遍,通過夯實墊層土壤,不同空間位置採用獨具匠心的不同圖案拼法,形成協調和溫馨的氛圍。

  牆體採用實砌,主要用於牆壁柱和牆角的砌築,形成實心磚牆。實砌磚牆也可應用於牆面裝飾,賦予牆面不同的質感和圖案變化,呈現出高度的藝術造詣。

  文化融合與建築藝術的新高度

  在泉州,傳統民居建築如紅磚厝以及中西結合的番客樓廣泛分佈。這些建築開創了福建沿海民居自建豪宅的先河,如閩南鼓浪嶼與近代泉州沿海傳統紅磚建築群與番客樓大多由泉州自南洋歸鄉的華僑富商興建。

  “番”字面上從“采“從”田“,指的是離開故土到“番邦”謀生的行為,而“過番”則指離開故土到南洋等地謀生。泉州人喜歡購地置業,近代下南洋謀生者又稱番客,在外謀生成功後,通常會返鄉興建房屋。

  藝術家的傳承與創新

  閩南紅磚建築是閩南文化的一部分,一座座紅磚大厝代表閩南人對故鄉的眷戀。磚雕藝術家曾永卿為閩南紅磚建築文化的傳承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他將非遺篆刻藝術與紅磚結合,用紅磚記錄歷史、刻畫人物、描繪生活。曾永卿的磚雕藝術傳承了閩南歷史文化,展示了藝術傳承的品味和精神理念。這些獨特的磚雕作品不僅可以用於牆上裝飾和桌面擺設,還能夠帶人進入清靜淡泊、高雅智慧的藝術意境。

  結語

  閩南紅磚建築是對地域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是智慧與勞動的結晶,更是中國建築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紅磚所散發的濃郁文化氣息,使得這片土地上的每一座建築都有了獨特的靈魂。正是在這些古老而充滿故事的紅磚建築中,人們品味著歷史的滄桑,感受著時光的流逝,而這正是中國傳統建築魅力的所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