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句成語,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它見于《孟子‧離婁上》:“孟子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但是,哪“三不孝”呢?相信當今的菲華社會中知曉的人就很少了。據《四書‧章句集注》的解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也;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也。三者之中,無後為大。”用現代話說就是:如果做兒子的不能按照道德規範要求自己,行為不端,這是不孝;家境貧窮、父母年邁,然而做兒女的人都不能奉養老人,挑起生活重擔,使父母衣食無憂,精神愉快,辜負了父母養育之恩,尤其不能為學不能為官,毫無出息。這也是很不孝的;至於沒有娶妻或娶妻後沒有生兒子,使先祖的香火不能延續,這更是不孝了。
孟子還說:“大孝終身恭父母”、“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萬章上》。
孟子把懶惰、吃喝玩樂、貪財好色、好勇鬥狠等行為統統視作“不孝”,是有道理的。因為,依照古代的律法,一人犯法,往往會禍連九族。
孝,是中國最基本的傳統道德規範之一,根源于中國古代的宗法制度。據中國的學者、專家們考證,在先秦時代的甲骨文中就有“孝”字。
古代儒家很重視孝道和孝治思想。儒家的倫理學著作《孝經》認為:“人之行,莫大于孝”、“夫孝,始于事親,事于事君,終于正身。”《十四字》中,則有許多行孝的故事。
由于,“孝道”有利于古代統治者對百姓的管治,被吹捧了二千多年,直到“鴉片戰爭”之後,列強入侵中國,中華民族面臨“最危險的時候”,才開始“運交華蓋”。1919年的“五四新文化運動”,中國的知識份子高喊:“打倒孔家店!”。魯迅先生在其宏著〈狂人日記〉中說:“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地每頁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隙裏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魯迅先生通過這篇作品告訴人們:要徹底改變這個人吃人的世界,就要推翻那“束縛被奴役者手腳”的封建禮教的“道德教條”。魯迅先生極力反對“三綱五常”。
中國共產黨人採用暴力方式推翻“舊世界”,建立“新中國”。及後,政治的陀螺繼續旋轉不停,1966年至1976年終爆發“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在滾滾的“革命洪流中”,人們宣揚“階級感情”,“紅衛兵小將們”高唱“爹親娘親不如毛主席親”,“大義滅親”地與“牛鬼蛇神”的父母“劃清界線”。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如今,不僅在中國海峽兩岸,在全世界的許許多多國家或地區都出現一些相同的嚴重的社會問題。譬如:因生活壓力,許多年輕人害怕結婚生子,導致人口減少。又如:人口的老年化,不只涉及國家財政、醫保問題,還關乎社會道德問題,不少老年人流離失所或孤居陋室,死了也沒有人知道。九月初的時候,菲國岷市就發生一位老年華婦被親人棄于占士大橋(JONES BRIDGE)的慘劇。
因政治和社會的需要,炎黃子孫們才又想起老祖宗提倡的孝道。由之,在中國大陸,宏揚“孝道”文化的運動正風起雲湧,菲華社會才有了“孝道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