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隆熱帶植物園打造「熱帶植物基因庫"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5年04月07日 00:05

本報海南萬寧訊:4月6日,參加"僑"見海南自貿港主題活動的30餘位海外華媒代表、僑領僑青,在萬寧興隆熱帶植物園開啟了一場跨越山海的生態對話。這座承載著歸僑記憶的"植物王國",正以"科研+文旅"的創新模式,向世界展示中國自貿港的生態智慧。
創建于1957年的興隆熱帶植物園,是中國最早的熱帶植物科研基地之一。740畝園區內,3200餘種熱帶植物構成生物多樣性寶庫,其中見血封喉、可可樹等特色物種吸引全球目光。1961年鄧小平視察時曾評價:"在興隆看熱帶植物,等于看到東南亞乃至全球的熱作。"2023年園區獲評"國家級旅遊度假區",成為海南68個海灣中唯一兼具生態與科普功能的標桿。
園區內,馬來西亞歸僑培育的胡椒種植區、印尼華僑引入的香草蘭種植園,構成獨特的"南洋植物圖譜"。上世紀50年代,上萬名歸僑帶著植物種子在此扎根,用"割骨藏膠"的壯舉守護農業火種。如今,遊客不僅能觸摸可可果的稜紋,還能在東南亞風情的鳳凰九里書屋,翻閱6000餘冊植物主題藏書,感受華僑文化與生態保護的交融。
"我們正打造'博士大講堂'品牌課程。"園區負責人介紹,通過"可可文化體驗""香料植物探秘"等20餘項特色活動,年均接待研學遊客超10萬人次。春節期間推出的"雨林調香師"工作坊,將植物知識與非遺技藝結合,吸引親子家庭參與。園區還開發沉香咖啡、香草茶等文創產品,並計劃與高校共建實驗室推動成果轉化。
作為海南華僑農場轉型典範,興隆植物園見證著歸僑與祖籍國的情感聯結。海外華媒代表表示:"這裡不僅是植物資源的寶庫,更是華僑華人與海南自貿港對話的綠色窗口。"隨著自貿港建設推進,園區正籌建國際科普研學基地,計劃通過咖啡香、可可甜與書香墨韻,向全球講述中國生態文明故事。
在自貿港政策紅利下,這座"會呼吸的植物博物館",正通過科普研學與生態旅遊的深度融合,書寫著僑鄉振興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