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菲國要聞

菲外長:南海行為準則需更多談判

2025年04月15日 01:09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字体:↑大 ↓小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5年04月15日 01:09

  本報訊:隨着中國與東盟制定《行為準則》所設時間框架的截止日臨近,菲律濱外交部部長馬納洛(Enrique Manalo)週一透露,未來數月將展開更多輪談判。

  然而,由於尚未有《行為準則》的最新草案,外交部長表示,他無法預測菲律濱在推動《行為準則》具法律約束力方面將採取何種措施。

  他在巴西市一場媒體午餐會場邊對記者表示:“嗯,我要先說,在談到這個具體問題前,必須先知道我們將要採納的內容,所以,我們首先必須看看《行為準則》的最新草案的內容是什麼,然後才能處理這個問題。”

  他指出,今年及2026年還將召開更多會議,“我認為這會是最後討論的議題之一,因為我們的立場是,至少紙面上應有一份有效且實質性的準則,然後我們再決定如何落實。”

  2023年,東盟與中國外長通過了《加快儘早完成南海行為準則的指導方針》,並同意在未來三年內,即2026年前完成《行為準則》的磋商。

  最新一輪東盟與中國的談判於4月9日至11日在馬尼拉舉行。

  本輪磋商由馬來西亞與中國共同主持的《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聯合工作組》(JWG-DOC)主導。

  在此次會談期間,菲律濱再次提出對中國近期在資源豐富的南海地區所採取挑釁行動的關切。

  當被問及此次會議是否可作為馬尼拉與北京之間問題的對話平台時,馬納洛表示:“當然,這些問題確實有關聯。事實上,這就是我們為什麼需要制定《行為準則》的原因之一。”

  然而,外交部長也表示,工作小組才剛開始討論《2002年南海各方行為宣言》與可能制定的《行為準則》之間的關係。

  他補充:“就如我所說,他們在這個議題上並未深入探討,但較多是討論《宣言》與《準則》之間的關係問題。”

  《行為宣言》是一項不具法律約束力的協議,旨在促進以和平方式解決本地區的爭端。

  他強調:“我不想預判結果。我們必須在討論到那一步時再來評估行為準則是否足以解決爭端。正如我之前說的,這將是一項談判,必須考慮所有參與國在相關議題上的觀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