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菲國要聞

馬尼拉公報職員涉入侵 政府私人機構銀行帳戶

2024年06月22日 01:41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字体:↑大 ↓小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4年06月22日 01:41

  本報訊:國調局逮捕了三名涉嫌入侵政府和私人機構、銀行和臉書帳戶的人。

  國調局網絡犯罪科長隆托克(Jeremy Lontoc)週五在記者會上表示:“其中一人是《馬尼拉公報》的數據員。事實上,根據他的庭外供詞,他聲稱指示他的人正是《馬尼拉公報》的一名編輯。”

  這些嫌疑人的臉被遮住了,他們的化名是“kangkong”、“Mirasol”、“Sibat”、“Ricardo Redoble”和“lulu”,自2016年以來,他們參與了多次未經授權的訪問和入侵私人和政府網站。

  所有嫌疑犯都是菲律濱Lulzec和Globalsec兩大黑客組織的成員。

  隆托克表示,他們追蹤了黑客,並監控了網絡活動,以確定與其活動相關的模式和聯繫。

  他補充說:“其中一名黑客是文尼法壽環球城一家大企業的網絡安全研究員。我不想透露他的名字,因為正在接受調查,他在那裡受僱。另一名嫌犯是一名即將畢業的學生,他也是Pinoy Lulzsec的前成員”

  然而,隆托克表示,他們最擔憂的發現是來自一個名為“Illusion”的設備的數據,“其中包含數千個銀行憑證,包括用戶名、密碼,甚至一次性密碼。”

  他說,這些銀行包括菲律濱國家銀行(PNB)、金融銀行(Banco de Oro)、友聯銀行(Union Bank)和信安銀行(Security Bank)。

  隆托克表示:“我們會核實並向有關銀行查詢這些數據是否存在,因為騙徒會在他們的詐騙活動中使用這些數據。”

  國調局在其新聞稿中表示,6月14日,透過線人與嫌犯進行了初步接觸,他們同意在約定地點碰面。

  這些嫌疑犯於6月19日在馬尼拉的一家酒店被捕,並於6月20日接受了審訊。

  建議根據《2012年網絡犯罪預防法》第4(a)(1)節和第5(iii)節,以及《2012年數據隱私法》第29節,控告他們非法訪問和濫用設備,以及未經授權訪問或故意違規。

  第三名嫌犯,化名為“Allan 10k”,將會透過直接呈堂程序被控告。

  國調局長仙爹戈(Jaime Santiago)表示,這只是他接管國調局時所做承諾的開始。

  他說:“這只是剛剛開始。我們我們已經安排了多項行動,接下來還會有更多行動,所以那些詐騙者和網絡犯罪黑客,請做好準備,我們會來找你們的。”

  在同一場記者會上,被捕的《馬尼拉公報》數據員聲稱,他是在該報科技編輯和資訊通信技術主管薩曼𣵀戈(Art Samaniego)的命令下行事的。

  國調局表示,正在調查對薩曼𣵀戈的指控。

  薩曼𣵀戈在聲明中否認了這些指控,並表示他不會從黑客事件中獲得任何好處,特別是黑客攻擊菲武裝部隊網站的事。

  《馬尼拉公報》在另一份聲明中表示,它一直“遵守菲律濱的法律,並要求其員工守法”。

  聲明補充:“我們希望我們的員工能夠享有他們的權利。我們向公眾保證,《馬尼拉公報》絕對忠於菲律濱法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