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據經濟學家昨天說,儘管一月份的通貨膨脹率飆升,並且擔心經濟衰退會在2021年第一季度蔓延,但菲律濱還遠沒有陷入可怕的滯脹,也就是高通脹和國內生產總值收縮的結合,儘管預計全年物價上漲會更快。
穆迪分析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史蒂文。科克倫在一份報告中表示:“沒有理由擔心滯脹。”
由於食品,特別是豬肉和蔬菜價格昂貴,上個月基本商品價格上漲率躍升至4.2%的兩年高點,已經超出政府2%至4%的目標範圍。
科克倫說:“滯脹是一段持續的高通脹時期,經濟增長緩慢,失業率高。菲律濱目前的經濟非常有活力,不符合這些標準。”
其報告稱:“經濟正在擺脫導致2020年上半年經濟衰退的新冠肺炎大流行的外部衝擊。”
它說:“經濟正在走出這個深淵。它還沒有完全恢復,但正在恢復之中。”
科克倫補充:“在此期間,由於隔離措施的實施,國內需求最初受到抑制,而隨著隔離措施的解除,目前的情況有所改善。隨著被壓抑的需求釋放到經濟中,一些商品和服務的供應必然會出現短缺。”
科克倫還指出,失業率已經從該地區最長、最嚴格的新冠疫情封鎖時期的兩位數高點回落。在2020年,失業率平均達到15年來的最高點10.4%。
他說:“要回到大流行前約5%的比率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這正在慢慢下降。”
科克倫說,扣除食品和石油產品等波動性較大的商品,1月核心通脹率穩定在3.4%,略高於上年同期的3.3%。
他說:“高通脹和高失業率對低收入家庭來說可能是毀滅性的,因為他們將有限和不確定的收入的很大一部分用於基本食品。”
他說:“但目前的價格上漲對基本的日常食品來說是微乎其微的。例如,據報導,1月份大米價格指數同比上漲0.1%,與12月份相同。牛奶、奶酪和雞蛋的價格指數同比上漲1.7%,也沒有變化。”
他補充:“沒有人能保證通貨膨脹不會隨著經濟復甦而加速。事實上,隨著未來一年需求的改善,月度通脹可能會出現波動。但國內生產也將增加,最終應會趕上不斷改善的需求。”
但在另一份研究報告中,德意志銀行研究部首席分析師邁克爾•斯賓塞稱,他預計總體通脹率在今年大部分時間內將保持在目標之上。
斯賓塞說:“當去年年底食品價格開始快速上漲時,我們將其歸因於(2020年)11月上半月肆虐菲國的極端天氣事件。”
斯賓塞說:“但與此同時,豬肉價格大幅上漲,雖然我們最初認為這也是天氣的結果,但現在的情況似乎更加嚴重了。”
他補充:“我們現在預計,食品價格通脹還將繼續上升兩三個月,並將持續到今年年底。核心通脹率也可能在第二季度上升。到今年年底,我們預計總體通脹率將回到4%以下。”
雖然斯賓塞預計菲律濱央行將於本週四的會議上,維持政策利率不變,他說:“這取決於通貨膨脹高於目標的程度及持續時間,我們目前預計將於明年第二季度開始的加息可能會提前。”
首都銀行研究分析師寶蓮。黎維惹還認為,貨幣政策委員會將在2021年的首次貨幣政策立場會議上保持關鍵利率穩定。
黎維惹在報告中說:“菲央行已經表示,1月份的通脹上升與上半年通脹暫時上升的評估是一致的。要管理未來幾個月的通脹預期,就需要採取直接措施,解決受影響的農產品(尤其是生豬)的供應問題。”